首页  成果申请书  成果总结报告  交流研讨  同行评价  成果清单 
 
  成果申请书  
 
 成果简介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成果创新点 
 推广和应用效果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成果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申请书 >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实验教学部承担培养学生基础实验能力的重要任务。成果始于新工科建设之前的2014年,但诸多核心内容契合新工科建设要求,并积极对照新工科建设要求持续改进完善。本成果主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基础实验教学应对众多工科专业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指向性不强。

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各工科专业要求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验和大学物理实验等基础实验课对其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支撑要有专业指向性,而以往这些课程未能体现这种指向性。

问题二:学生在基础实验教学中,缺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学生经过基础实验训练后,学生获得感并不是很强,并在高年级学习或工作之后暴露出这方面的不足。

问题三:普遍存在的实验教学考核重结果轻过程,欠缺形成性评价。

单纯依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成绩,存在较大不合理性,难以真实反映学生实验学习效果。

二、成果简介

本成果围绕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验和大学物理实验等基础实验课程,切中上述3大问题要害,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重构具备“宽视野、重基础、强能力、促拔尖”四层次递进的基础实验能力培养体系。直接受益的校内外学生8500余人/年。

契合新工科理念和学校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以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核心要素,凝练实验项目基本要求。在支撑专业认证的基础上柔性设置实验项目,形成针对不同专业需求的模块化套餐,满足各专业对工程训练、电工电子实验和大学物理实验等基础实验课提出的专业指向性要求。

专业认证强调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按照复杂工程设计思路,将多个单元实验,创新性地组合设计成能完成实际工程任务,集“复杂性、系统性、工程性”于一体的系列实验仪器,提高了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和实验能力。同时满足了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

基于现代教育理念和互联网+,改革公共基础实验教学方法,强化形成性评价,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契合了新工科建设倡导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入融合的理念,重点针对实验过程考核(包含课前预习),构建实验课程大数据,创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考核改革。

建立“实验项目评价与课程评价”相结合可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

本成果重在实践探索,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研究,发表教改论文55篇,其中中国教育报(理论版)1篇,核心期刊11篇。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部   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粤ICP备05008833号